炒股就像玩扑克,一手烂牌都得想办法出牌。你若觉得现在的市场行情又臭又长,那么不妨关注一下那些低于发行价的股票。得擦亮眼睛,因为这里面可能就有坑。
低于发行价的股票,到底是不是“捡漏”?
每个股民心中都有一个“捡漏”的梦。听说某只股票发行价10元,现在却跌到了7元,许多人心想,这不正是“捡漏”的好机会吗?股票市场并非菜市场,低于发行价的股票并不一定意味着是“漏”,还要看背后的其他因素。
常见低于发行价的股票有哪些?
1. 连续多年亏损的股票
这类股票往往是市场上的“老病号”,不仅业绩不佳,而且股价持续走低。有些股民觉得“低价股”就能抄到底,殊不知这比彩票中奖的概率还低。这类股票的特点是,每年都有可能被交易所取消上市资格。
2. 深陷财务丑闻的股票
这类股票往往伴随着虚增利润、关联交易等一系列财务问题,一旦被曝光,股价就可能一泻千里。这类股票遇到大牛的投资者,可能也有翻身的机会,但风险大,需谨慎。这类股票的特点是,往往被交易所或证监会调查。
3. 高估值股票
高估值股票也是可能会低于发行价的股票。这类股票往往由于市场情绪波动、行业周期变化或公司的基本面变化,导致估值出现大幅下降。这种股票最大的特点就是,原先估值过高。
低于发行价的股票,如何判断?
1. **基本面分析:** 看看公司的财报,了解公司的业绩情况和财务状况。如果一家公司基本面良好,只是因为市场情绪波动等原因导致股价下跌,那么可能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。
2. **技术分析:** 可以通过技术分析判断股票的趋势和支撑位,看看是否有可能反弹。
3. **行业分析:** 分析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,看看公司是否具有成长潜力。
4. **新闻资讯:** 关注相关新闻和公告,了解公司和行业的最新动态。
最后的话
炒股如做人,心要实。低于发行价的股票,有机遇,也有风险。记得拿出自己的“火眼金睛”,否则可能捡了漏,也可能掉进了坑。还是那句话,买股票前,一定要多做了解,不要被表面的低价所迷惑。同时,要理性投资,避免盲目追涨杀跌。